双槐树乡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20-04-23 来源: 作者:
双槐树乡位于卢氏县西南部深山区,是革命老区乡镇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地。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7公里,距三淅高速玉皇山入口7公里,331省道穿乡而过,总面积130.2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09个居民组3301户,总人口12259人,其中农业人口11947人。耕地498公顷,林地88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5%。
双槐树是三门峡市脱贫攻坚任务较重乡镇之一,全乡有9个贫困村,2016年精准识别贫困户1033户3767人,贫困发生率29.4%。截至2018年底,西茄、庆家沟、香山、东桃花、中桃花5个贫困村已脱贫退出,总脱贫841户3200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4.63%。2019年寺合院、西桃花、东川、北川四个贫困村脱贫退出,可脱贫138户456人,目前正在进行动态调整,等待省市县验收通过。2019年底将有未脱贫户48户11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6%,
这里气候四季鲜明,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点。昼夜温差大,小气候复杂多变。矿藏储量丰富,潜在经济价值超亿元,双槐树锑矿、金矿、铁矿储量非常丰富;自然植被良好,有植物2000余种;野生中药材1500余种,本地特色农产品主要有香菇、核桃、烟叶、中药材、板栗、天然土蜂蜜等。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豆类、蔬菜等,主导产业是食用菌、中药材、烟叶。双槐树乡经济林及中药材种植发展稳健,全乡发展连翘1.18万余亩,种植核桃3880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柯南树、红豆杉、兰草等稀有植物;有野生动物上百种;水资源相对丰富,水质纯净,辖区沟道纵深,小溪随处可见,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双槐树乡距五里川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仅10公里,是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旅游基础坚实,九龙山风景区位于石门村、西茄村境内,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植被茂密,是个天然森林公园,我国北方仅有的两棵柯楠树生长在九龙洞前,树龄500年以上。九龙洞、仙家洞,天井洞互为一体。九龙洞形成多层暗河冲刷石壁,洞底水流湍急,仙家洞洞庭开阔,留下几亿年干涸暗河遗迹,素有“中国溶洞博物馆”之称。鹿角沟天井,洞井幽深,石钟乳、石柱、石笋形态奇特,旅游景点资源丰富。2005年左右,九龙山景区得以开发,但因2010年7.30洪涝自然灾害,景区基础设施和部分景点水毁严重,投资商损失较大,一直没有进行后续修复工作。今年八月双槐树乡党委政府主动和郑州银基投资方负责人进行了洽谈对接,讲述了目前卢氏的大好形势和优惠政策,介绍了卢氏县委、县政府发展全域旅游的决心和信心,并主动联系杭州景广银旅游规划投资集团实地到九龙洞进行了考察了解,昨天下午郑州原投资方主要负责人又到景区进行了调研,并与乡党委政府进行了对接洽谈,有望明年启动再开发事宜。
近年来,双槐树乡在市、县党委、政府的大力关怀支持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乡村面貌和群众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变,乡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完善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实实在在的得到了保障和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5年底三淅高速由北向南穿双槐树石门村而过,距玉皇山出入口仅7公里,群众到县城由原来两个小时缩短到50分钟;2016年贯穿双槐树东西全境五个村的331省道扩宽改造全面完成,老区人民走上了平整宽阔的水泥路,2017年由北向南从双龙湾龙驹到双槐树西茄的红军长征路得以修复硬化,使344国道和331省道得以连接,由庆家沟向南至狮子坪乡县乡道打通;2019年,由双槐树西川村至官坡镇育新村又一条连接344国道的柏油路贯通,至此双槐树乡境内形成了一横五纵的全域型交通网络,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对双槐树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教育方面:全乡高标准建成了乡中心幼儿园,乡中心小学和中学,教育设施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优良,全面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老区人民子女入学教育得到全面保障;在医疗卫生方面:乡中心卫生院于2017年进行了改扩建,基础设备和功能科室完善,各村均建立了标准化村级卫生室,配备了合格的乡村医生,全面实施了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解决了老区人民看病难看病开支大问题。在通信设施方面:全乡10个行政村119个居民组,基本实现了4G信号全覆盖,村村实现了通宽带网络,农民家庭用电脑和智能电视成为趋势和主流。
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双槐树乡党委、政府围绕贫困村退出“一低五有六通”和贫困户脱贫“一超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公共服务、住房保障、转移就业、金融扶贫、集体经济等精准施策,凝聚合力,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保证脱贫成效。
自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来,双槐树乡始终把“学、找、改、做”贯穿工作始终。灵活学习方式、创新学习方法,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共双槐树乡委员会双槐树乡人民政府供稿 )
- >>上一篇:宝鸡:“九要九不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下一篇:桃源县陬市镇实施“两项制度”确保取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