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后稷故里涌动决胜潮
发布时间:2020-04-29 来源: 作者:
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武功县立足问题清仓、短板清零、弱项清底、漏点清除“四个清”,坚持战略、战术和战法“三精准”,高处“布局”,深处“落子”,实处“施方”,尽锐出战,越战越勇,奋力向贫困最后堡垒发起总攻,在武功这片后稷教民稼穑的热土上,掀起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热潮。
精准总揽,战略谋划在高处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武功县委、县政府树立“两场战役”都要打赢、“两个胜利”都要夺取的坚定信念,从战略上高点谋划,从全局上高位推动,树牢“军令状”和“交总账”意识,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脱贫攻坚再加力,尽锐出战、顽强拼搏,奋战在决战决胜主战场。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2月23日中央统筹推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后,武功县委书记、县长及有关分管领导第一时间商讨对策,主持制定了《应对疫情防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若干措施》,从精准做好贫困群众疫情防控、组织群众抓紧开展春季生产、鼓励群众大力发展扶贫产业、有序组织贫困人口务工就业等11个方面,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作出了安排。在疫情形势出现积极态势后,县委、县政府及时部署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春季“八大行动”,推动全县脱贫攻坚高点起步、强势开局。
县委书记田一泓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督导,先后到游凤镇、代家社区、长宁镇、大庄镇,密集督促复产复工,鼓起干部群众决战决胜的斗志和勇气。县长林梅沉到一线督查指导,相继深入到重点项目工地、企业生产车间、产业园区基地等促复工、吸就业、保增收。
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会召开专题会议,充分研判决战决胜的形势、总攻冲锋的态势,坚决把疫情耽误的时间和造成的损失夺回来,作出了全年任务半年“交卷”的重大决策。
如何胜利“交卷”?县委、县政府提出在“三精准”上再发力,在“三落实”上再给力,在“三保障”再倾力,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一整套的机制方案,一体化的深思谋断,一张张时限明确、打法精准的“作战图”和“路线图”和盘托出,武功脱贫攻坚“收官战”有了“新打法”——从“全面作战”到“握指成拳”,从“综合施策”到“精准滴灌”,坚决保证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全面夺取脱贫攻坚最后胜利。
空间上纵横到底,时间上争分夺秒,路径上蹄疾步稳。全县形成了领导力量向脱贫攻坚聚集,工作重心向脱贫攻坚聚焦,宣传导向向脱贫攻坚聚拢的总攻氛围。
武功全力赶、抓紧推,吹响了“两业先行、两扶突破”的冲锋号;深入查、全面清,打响了“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的主动仗;用心扶、真情帮,奏响了“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协奏曲。
短板补得更强了,基础夯得更牢了,带来了应对疫情的积极向好,助力了扶贫产业的兴旺发达,激发了贫困群众奋斗脱贫的昂扬斗志。
一组组脱贫的数据是“硬核”的印证——武功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累计实现1.18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9%,7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当下,全县正全力冲刺,发起最后总攻,确保剩余的996户1997人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达标脱贫。
把准脉搏,战术实施在深处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害在“战”,关键在“攻”,武功县点面结合、镇村融合,大力推进脱贫攻坚。
在疫情防控期间,县委书记田一泓来到自己包抓的苏坊镇金龙村贫困户金志义家中,为他们送去了口罩、酒精等防疫用品。金志义老两口感激地拉着田一泓的手说,感谢田书记的帮扶,让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在你的帮扶下,我养了11只羊,卖了1.2万元,种植了3亩秋葵,收入达到9100多元,2019年脱了贫。我3个孙子先后享受教育资助1.8万元,一个孙女还在读研究生,一个孙女大学毕业在福建工作,月收入4000多元,小孙子技校毕业在西安饭店打工,月收入2000元。现在我家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更有奔头了,我们一定不辜负田书记的期望,靠自己辛勤双手,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任何弹性和退路的“歼灭战”,在2020年如何拔除掉一个个贫困户的“穷根”,清零掉一个个贫困村的“短板”,实现由“点”到“面”的全面小康新飞跃?
武功给出了掷地有声解答——脱贫攻坚要在深处“落子”,因地制宜、因时生变。
贫困发生率曾高达14%的苏坊镇是武功县最为偏远乡镇之一,是县委书记田一泓的包抓镇,全镇1073户贫困户主要收入一度全部依靠小麦、玉米种植。
面对如此繁重的脱贫任务,县委、县政府在“变”字上深谋,帮助贫困群众兴产业、谋门路、促增收,指导苏坊镇按照“4+X”产业扶贫思路,扩大奶山羊养殖、延长苹果产业链、增大猕猴桃种植、壮大设施农业、兼顾发展特色产业。先后发展奶山羊5470只,种植苹果3500亩,新增猕猴桃1380亩,秋葵等各类蔬菜大棚126亩,黄桃等杂果业1000亩,金银花等中药材300亩,乌鸡等禽类3.1万只,扶贫产业成为了贫困群众稳定致富的“四梁八柱”。同时,电商扶贫被打造成了苏坊镇的闪亮“名片”,全镇10个镇村电商服务站点,18家农村淘宝,300多家“微商”户,带动12类30多种农特产品触网销售,2019年销量达到800吨,苹果、猕猴桃、黄桃等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电商果”。
武功在推进拉网式、地毯式起底问题的同时,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2020年又推出“帮扶力量做加法、脱贫任务做减法、建立机制做乘法、清零问题做除法”的“减加乘除”总攻法。
为确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武功充分发挥县委常委牵头的12个专项工作组和县级领导负责脱贫攻坚村级总队长作用,深度实施“三专”攻坚推动,即一名领导专职负责、一组人马专项攻坚、一套攻法专门保障,确保各项攻坚措施精准高效落地。
同时,武功着力构建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全面实施“三级”攻坚联动。县、镇、村三级扛起总攻责任,责任、任务细化到每个层级,以目标催生进度、以时间逼出速度,严明纪律、严格督查、严厉问责,全力护航脱贫攻坚。
结合“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活动,武功将当前剩余的80多天时间,以每周为一个收集战果的节点,分为“大战3周起底所有问题”“再战3周清零短板漏点”“续战3周巩固提升成果”“决战3周夺取全面达标”四个冲锋阶段。
开准药方,战法落地在实处
对每一个贫困户而言,过上好日子的期盼都是迫切而急需的。如何让每一位群众都有更殷实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武功一鼓作气,愈战愈勇,坚决踢好“临门一脚”,各级干部不歇脚、不喘气、不松懈、不松劲。
武功镇坡底村是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干部苦于无钱、无力为群众脱贫致富“助力加油”。
县长林梅包抓后,多次深入到村,作调研、访群众,与村干部一起找对策、想办法、开良方,明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径和措施,利用县上拨付的15万元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以村集体名义承包了贫困群众33亩土地种上了丹参。
去年春夏时分,天旱雨少,灌溉不便,地里丹参出苗率低。林梅在坡底村调研时得知这一情况后,协调相关部门为坡底村修缮并新打机井,架设变压器,及时解决了丹参种植灌溉和用电的问题。
今年3月15日,坡底村丹参集体经济种植基地内,33亩丹参全部进入了挖采期。丹参田里到处都是一派丰收忙碌景象。伴随着拖拉机轰隆声,丹参破土而出,数十名工人跟在车后,进行丹参采收、分拣、运输,忙得不亦乐乎。按照村里与山东收购商天时力签下的订单合同,坡底村经济收入将达到23.7万元以上。发展村集体经济不仅解决了村集体收入问题,还解决了部分群众就业问题。截止目前,已累计支出贫困劳动力工资6.2万元以上,支出贫困户土地流转费2.64万元。
站着看不如跟着干,看着村集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村民们都坐不住了。连日来,坡底村支部书记魏宏昌的家里,一直都和过会一样,挤满了来“取经”、想参股靠“大树”的群众。魏宏昌高兴地说:“一年种一料小麦、一料玉米净收入高不过1000元,而一亩丹参净收入超过3000元,平日还不耽误外出务工。大家都想跟着集体一块发展丹参种植。丹参的丰收要多亏林梅县长哩。”
开年以来,武功县将提升群众满意度的聚焦点落在解决村户存在问题上,提出了“四方会议”制度。由结对帮扶干部,多途径收集贫困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各类纠纷矛盾,并建立“问题责任台账”和“帮办代办台账”,用“两张台账”指导问题统筹解决。对照台账,对于村两委干部能立即处理的,由村干部上门即办;需要帮扶干部协调解决的,由站办(社区)和帮扶单位限期解决;其他疑难问题,由县级领导在蹲镇驻村服务中统筹处理,形成“三级解忧”帮扶模式。针对清单上尚未销号的重点难点问题,由县级包抓领导牵头,镇级包村领导、村“四支队伍”、贫困群众在村委会召开“四方会议”,开展“四方会诊”,商研解决办法,直至清单上所有问题都清仓销号,取得群众满意。
目前,武功县已初步形成包抓领导解决难办事、帮扶人处理烦忧事、村干部应对琐碎事的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新局面。群众和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县级领导将办公桌搬到一线,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思路理清了,村里工作也有了主心骨。
如今的后稷故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鏖战正酣,干部群众憋足一口气,铆足一股劲,勇毅前行、奋力冲刺,书写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春天答卷”,用真帮实干带领着贫困群众阔步迈向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武功县扶贫开发局华延延供稿)
- >>上一篇:铜川:脱贫摘帽鼓足劲 重整行装再出发
- >>下一篇:陈支文调研督查安全生产工作并强调:时刻绷紧安全弦 守住安全稳定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