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罗江区三维融合培训模式锻造乡村振兴“领头雁”
发布时间:2025-10-14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德阳市罗江区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需求,聚焦村(社区)干部能力短板,创新推行“需求+定制”“竞赛+调研”“强村+弱村”三维融合培训模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善治理的“头雁”队伍。
“想学什么,组织就教什么。”罗江区坚持“干部点单、组织配菜”,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广泛收集村(社区)干部在集体经济发展、电商运营等方面的培训需求,梳理核心培训内容。精选实操型、专业型师资组建动态师资库,邀请部门骨干、优秀村支部书记、行业专家授课,开发《村级财务管理实务》等13门本土化课程。近三年,累计开展“滴灌式”专题培训30余场次,真正让培训“接地气、用得上、见实效”。
“我们村探索‘公司化+市场化’运营模式,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去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在全区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现场,新盛镇金龙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曾怀忠亮出“成绩单”,引来阵阵掌声。当前,罗江区每季度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上台“比武”,晒成绩、讲思路、谈经验。现已举办“支书比武”13场,推动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此外,罗江区还选取14个村作为“样本”,在全区内开展样本村调研,实现“学中干、干中学”的良性循环。
强村有经验,弱村有需求,结对才能共提升。为破解部分村“有资源不会用、有想法难落地”的困境,罗江区按照“资源相近、产业互补”原则,推动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的强村与10万元以下的弱村“一对一”结对共建。通过“强带弱、师带徒”,一批薄弱村逐步理清发展思路,探索出农文旅融合、物业租赁、服务创收等多元化路径。
罗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持续深化小班化、实战化、专业化培训模式,不断提升村(社区)干部抓项目、兴产业、促治理的能力水平。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5/10/14/fde2e875c59b47b881f1459bfb8243df.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