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理财市场冰火两重天
发布时间:2013-12-31 来源: 作者:
银行理财收益率一路飙升
黄金价格跌跌不休
2013年理财市场冰火两重天
本报记者 刘伟
2013年的最后一天了。每到年底,很多人会给自己算一笔账,赚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对理财市场而言,今年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是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屡创新高,另一方面则是黄金市场创下30年来最大跌幅。
而在大家熟悉的股票市场中,同样上演着冰火两重天的一幕,一方面是以沪指为代表的大盘持续低迷,截至昨天下跌7.56%,在全球股市中又列倒数几名,而创业板指数却是大涨83.23%,在全球所有股指中名列前茅。与指数相呼应的是,银行股绝大多数都已经破净,而创业板股票涨幅超过100%的一大堆。
2013年的投资理财市场,对于选择正确的人来说,可以说是阳光灿烂,而对于跟错队伍的人而言,无异于身处冰天雪地。无论如何,祝愿每一个投资者在2014年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暖阳”。
银行理财产品:
2013不仅仅是“热闹”
规范理财资金投向、预期年化收益率创新高、回归代客理财是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关键词。而从发行量等指标看,银行理财产品依旧是多数稳健投资者的最爱。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不再只是“热闹”,可以说是“火爆”。
在2013年前两个月,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比较安稳,到了第一季度末,银监会出手整顿投资于“非标资产”的理财资金,“8号文”重磅而至,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纷纷回调,徘徊在低点。
不过,这一情形在二季度末被打破。当人们还在忧心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何时能回暖时,市场流动性拉响了警报,各期限资金利率一路飙升。其中,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分别创下30%和28%的历史高位。“钱荒”苦了银行,乐了投资者,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水涨船高”,3个月以内期产品平均收益约达5.5%,最高破7%,投资者哄抢高收益产品,上市公司也纷纷发公告称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步入下半年,“钱荒”虽暂告一段落,但银行间的高收益理财产品竞赛并未终结。到了年底,在资金价格高企和年终存贷比考核来临的双重压力下,银行各期限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和发行量均超“钱荒”期水平,创年内新高。个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再度出手,热购银行理财产品。
而在可以预见的明年上半年,资金面紧张的格局难以改变,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火爆”还将持续下去。
股市:
让人欢喜让人忧
2013年的A股市场,是看起来平凡,实则暗潮汹涌的一年。虽然IPO暂停了一年之久,但大盘却如扶不起的阿斗,在2月18日创下2444.80点的高点后就一路下跌,昨天收盘于2097点,跌幅超过7%。而另一方面,代表小盘股的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分别大涨了16%和83%。
纵观2013年的A股市场,股民对今年“小票飞天、大盘遁地”的现象应该深有体会。中小板、创业板的部分股票表现得相当活跃,其中不乏涉及手游、传媒等概念的个股凶猛上涨。比如,处于创业板的中青宝和华谊兄弟,在相关概念的带动下,成为了2013年的大牛股,最大涨幅都超过了400%。
2013年,全球股市都是涨声一片,美股迭创新高,欧洲股市也表现不俗,中国A股却再次逆势而行,以一波接一波的下跌演绎着独立行情,以银行股为代表的权重蓝筹股持续低迷,绝大多数银行股都已经跌破净资产,让不少投资蓝筹股的股民“很受伤”。相反的是,一些投资创业板股票的股民,不少都有翻番的大喜悦。
黄金:
“中国大妈”遭遇黄金劫
在2013年的投资理财市场中,“中国大妈”因为抄底黄金而一战成名。她们在今年的黄金大跌中勇猛出手大战华尔街大鳄,一度被媒体津津乐道。但时至年底,“中国大妈”们悉数深套其中。黄金12年牛市戛然而止,不能不让人感叹:30年河东,30年河西,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
2013年对于黄金而言是悲剧的一年,不仅结束了长达12年的牛市,甚至还“熊”得非常凄惨,年内一度跌破黄金开采成本价。截至目前,国际现货黄金今年累计暴跌近30%,创出1981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较2011年的记录高位相比,已经下跌逾36%。COMEX黄金期货更是由于跌势过猛,曾分别在今年4月12日、9月12日、10月11日、11月20日及11月25日引发熔断机制,市场短暂停止交易,即所谓的“跌停”。
黄金价格经过年内的大跌洗礼,在接下来的2014年,将继续受压于美国缩减QE所带来的影响。黄金震荡下行创出新低,并在底部徘徊、大区间震荡,或将是2014年的黄金走势主题,因此对于那些喜欢黄金投资的人而言,买入的机会还有很多,不必像“大妈”们那样着急去抢购。
作者:刘伟
- >>上一篇:北京将立法管理电动自行车
- >>下一篇:印度新任“京官”誓言反腐[2013